Database
基於權益證明的私有區塊鏈有什麼特別之處?
我最近看到一篇發表於 1988 年的論文,名為“分佈式數據庫系統的基於仲裁的送出和終止協議”。我無法閱讀它,因為它不是免費的,但對我來說,這聽起來與使用權益證明達成共識的私有區塊鏈非常相似。考慮到所有的炒作,我很難相信這就是它的全部內容。考慮到這一點,我有以下問題:
- 將塊連結在一起是這裡唯一的創新嗎?為什麼不讓受信任的驗證者在許可的分佈式數據庫中籤署交易?我們擁有這些技術已有幾十年了。有什麼區別?
- 51% 攻擊不能從那時起基本上免費地重建某個交易的私鑰嗎?這如何實現任何現實水平的不變性?
- 為什麼金融機構想要 1. 付費儲存競爭對手的數據 2. 讓競爭對手看到他們的數據?
我想了解每個人對私有區塊鏈的新奇和令人興奮的發現。
我沒有讀過這篇論文,但這裡有一些想法。
私有區塊鏈沒有什麼意義(對我來說)。但當然,也許聰明的人會為/在私有區塊鏈上找到一個殺手級應用程序。對我來說,它們類似於 90 年代中後期的企業內部網。那些也被炒作了。IMO 公共區塊鍊是可行的方法,可能使用加密交易,或者如果隱私很重要,可能使用零知識證明(ala Zcash)。
要評論您的問題:
- 將塊連結在一起提供了更多的安全性,因為您不能只更改塊 X 中的一個事務,您必須重新計算每個塊的雜湊值並讓其他人同意該更改。在 DDB 中,可以只刪除/更改/更改條目。
- 這實際上取決於私有區塊鏈的設置方式。我們是否需要其他人接受每個區塊?其他人會認可我們新重建的區塊鏈嗎?我們在這裡使用什麼共識算法?
- 區塊鏈提供了很多(在正確的使用者案例中)。在銀行的情況下,交易可以加密,只有相關方擁有解密的密鑰。為什麼要有區塊鏈來儲存競爭對手的數據?那麼,如果區塊鏈僅用於銀行間交易,而不用於內部交易呢?然後,銀行之間的交易記錄是不可變的(希望如此)。
請記住,私有區塊鏈正處於試驗階段。銀行喜歡發佈公告進行宣傳,這並不意味著他們有工作模式或商業化使用該技術。通常情況下,它只是為了探索技術可以提供的可能性。
每個人都試過搜尋它嗎?如果我用Google搜尋該圖塊,則完整的論文是第三個結果。根據該 PDF 的第一頁,它甚至是在知識共享許可下。這是一個由掃描頁面組成的 PDF,但無論如何文本都會映射到字元。
對我來說,論文中描述的概念似乎只不過是一個通常的基於仲裁的數據庫系統,論文專注於投票協議。
該論文沒有討論區塊、區塊鏈、敵對環境、競爭對手、股權或任何與此相關的內容。你確定這是正確的紙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