稀缺性究竟在哪裡?
在討論 BTC 的內在價值時,人們經常會讀到 BTC 稀缺的說法,因為可以存在的最大 BTC 數量是 2100 萬 BTC。我覺得這個解釋相當不令人滿意。
如果一群人集體決定把所有積蓄都投入鬱金香,鬱金香的價格應該會飛漲。然而,可以建造新的溫室,一些農民可以開始種植鬱金香。結果,鬱金香的價格將開始下跌並趨於“鬱金香狂熱”之前的價格。這些失望的鬱金香愛好者眼看著自己的積蓄貶值,紛紛搶著賣掉自己的鬱金香,導致鬱金香價格暴跌。然後媒體會嘲笑他們的金融文盲。鬱金香愛好者在外面很難…
如果以前的鬱金香愛好者後來決定將他們的積蓄轉入黃金,那麼黃金價格幾乎肯定會突然上漲。然而,新的黃金儲備不能用鉛等材料製造——當然,前提是沒有開發出任何形式的煉金術。如果沒有必要的黃金供應增加,黃金價格將保持“膨脹”,不會出現恐慌性拋售。電腦科學家可能會說黃金的供應是有限制的。
我對經濟學一無所知,但我想經濟學家會說“黃金的供應比鬱金香的供應更具價格彈性”。對我來說,BTC看起來更接近數字黃金而不是數字鬱金香。
問題——作為一個新手,我確實看到與 BTC 有關的稀缺性在於可以生成新 BTC的**速度。**但是,這與 2100 萬這個數字到底有什麼關係呢?提到比特幣可開採總量,是不是也應該提到年開採量的實際上限?我對“比特幣經濟學”的理解大致準確嗎?
在討論 BTC 的內在價值時,當人們寫到稀缺性時,我認為他們只是意味著供應受到限制,尋找新比特幣的難度正在增加。
你是對的,因為 1 BTC = 100,000,000 satoshi,每個人都會有很多單位。但是,這些中本聰單位中的每一個最終都可能像今天的一美元一樣值錢。那麼,1 BTC 值多少錢?答:1億美元。即使一個聰僅達到 1 美分(0.01 美元)的價值,那麼仍然 1 BTC = 100 萬美元。
由於(比特幣或 satoshis)的總供應量限制在一個固定數量(2100 萬比特幣或 2.1 peta satoshis),它們的採用和需求只能意味著它們的價值上升。
稀缺是一個相對的概念。今天的世界人口大約是 7.6 千兆人。出於說明目的,請考慮:21,000,000 比特幣 / 7,600,000,000 人 = 每人 0.00276315 比特幣,或每人 276,315 聰。但是當/如果世界人口達到 15 GigaPersons,那麼每人只有 140,000 satoshis(在均勻分佈的公認不切實際的情況下)。這個比較少見。
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加,如果(作為人類物種)我們過渡到更可持續的增長模式(更少的消費和更有效地利用自然資源),可以想像,世界人口可以可持續地增加一倍或三倍。但是,根據寫入原始碼的法律,並由全球 P2P 網路維持,比特幣永遠不會超過 2100 萬這個數字。